跳转至

PaperClip × WWF 如何快速消灭全世界的森林?

你现在看到的这些绿色区域,全都覆盖着森林,它们占据了 30% 以上的陆地表面。而这些逐渐蔓延、扩大的红色区域,则是过去 20 年里我们消灭掉的森林。 根据 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《森林生命力报告》,这 11 个地区的森林会是接下来的重点消灭对象,尤其亚马逊雨林,到 2030 年,预计消失四分之一,将释放数十亿吨二氧化碳,加剧气候变化破坏农业生产。 电锯、伐木机、火,都可以让一片森林迅速夷为平地,但要想多快好省地消灭森林,最有效的工具其实是经济。

森林是资源,也是收入来源。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,巴西政府就秉持着 “要致富、先修路” 的理念,大举修建公路,深入雨林,将西南部的人口引进亚马逊拓荒,并通过一系列减税补贴政策,发动群众的力量把森林快速变为农业用地。 这些地,首先拿来养牛。从 70 年代开始,巴西的牛肉产量步步高升。 今天在巴西,约有两亿头牛,其中近一半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亚马逊地区。它们能在 5 年内让土壤退化,促使农场主砍更多树,开辟新的土地。

在 1978 到 1988 这十年间,修路养牛促使亚马逊雨林以每年三个广州市那么大面积的速度消失。

与此同时,又有新的森林杀手出现。

人类吃的肉越来越多,世界各国都在养牛养羊、养鸡养鸭。这就要求饲料的产量也得跟上,尤其是以大豆为原料制成的富含蛋白质的豆粕。 于是,巴西农民凭借优渥的自然条件开始在森林中大规模开辟大豆田,从 90 年代开始,产量一路飙升。 在牛蹄与农田的占领下,亚马逊雨林在 1970 到 2004 年间,面积减少了 58 万平方公里,相当于整个川渝地区。 换来的财富也相当可观,2002 年,亚马逊地区贡献了巴西国内生产总值的 6.9% ,这还不包括那些非法开发的区域。 但就在此时,亚马逊雨林开始从一个巴西国内的经济问题,演变为世界性的环保问题。

2003 年,新上台的当地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森林保护法案,亚马逊毁林面积开始逐年减少。大豆贸易商也在压力之下于 2006 年联合签署了《亚马逊大豆禁令》,不再从亚马逊毁林地区采购大豆。

然而诡异的是,巴西的牛肉尤其是大豆产量在短暂下降后又开始高速增长,为什么会这样?

其实很简单,既然不让在亚马逊砍树种豆,那就去别的地方。于是,塞拉多稀树草原,这个巴西境内的南美第二大生物群落被迅速开辟出大豆田,贡献了全国一半的大豆却破坏了 80% 的原始植被。 巴西大豆不能减产,因为他们必须争夺世界上的头号买家——中国。

中国肉类产量的增长如同海啸一般,对进口大豆的需求与日俱增。 而从新世纪以来,巴西大豆好不容易才击败美国大豆,如今占据了中国 65% 的大豆进口份额,这些大豆最终就将转化成我们吃的肉蛋奶。 所以你会看到,在经济全球化时代,巴西的蝴蝶扇一下翅膀未必会引发得克萨斯州的龙卷风,但我们的肉蛋奶消费却可以实实在在影响巴西森林的存亡。

同样的,棕榈油、橡胶、木材、纸浆等大宗商品的生产、交易、消费也在以这种环环相扣的方式影响着苏门答腊、加里曼丹等地的森林。是的,这个由生产者、贸易商、消费者共同组成的产业链才是消灭森林最高效的机器。

而当你明白这个机器的运行方式,就会发现不论生产、交易还是消费其实都不必让森林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。

根据这项巴西畜牧业潜力的评估,目前每公顷只养不到一头牛,只占三分之一的承载力,通过改善土壤、围牧等措施,同样的地可以让牛的数量翻一倍。且塞拉多拥有 40 万平方公里的闲置牧场,完全可以改造成耕地,满足未来几十年的大豆需求。

正因为此,像 WWF 这样的 NGO 才要常年致力于在实地向农民传授改善生产的知识和技能,并帮助搭建更加可持续的产业链。

新世纪以来陆续成立的 FSC(森林管理委员会)、RSPO(可持续棕榈油圆桌会议)、RTRS(负责任大豆圆桌协会)、GRSB(可持续牛肉圆桌协会)等组织都在生产、加工、流通等环节设置认证监管,并争取越来越多的商业公司加入其中。 因为在棕榈油、大豆、牛肉、纸张等商品的生产消费中,需要付出代价的并不是森林,而是偷懒和投机取巧。2016 年,马来西亚的棕榈油生产商凯业集团,就因非法砍伐失去认证导致股价大跌。

对消费者来说,相比以往总是隐秘且被动地卷入毁林行动,公开透明的可持续产业链,事实上帮你夺回了对于消费品从何而来的知情权。

同样的,这些你可能从来没注意过的认证标志不仅代表可持续,还意味着选择。你可以选择认证的商品,避免在无意中成为毁林的帮手,商家也可以选择减少供应链中的毁林风险,做出供应链零毁林承诺,让你完全没有消灭森林的机会。

与 WWF 一起,Choose For Forest ,选林所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