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Vol.086 如何建造一座人工岛

这是位于南海的美济礁,2015 年 1 月,它的礁盘还全在水下,只有退潮时才会露出四周的礁石而已,但仅仅八个月后,中国人就把这里建成了南海最大的岛,面积 5.66 平方公里,相当于 4 个首都国际机场。

与之类似,迪拜的棕榈岛、日本的关西国际机场、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入口也都是人工岛,这些岛是如何建造的?建一座人工岛要花多少钱?

建人工岛的本质就是往海里填土,以港珠澳大桥上的人工岛为例,为方便大型船舶通航,大桥在跨海时修了一段海底隧道,隧道的出入口就造了东西两座人工岛。

造岛的流程主要有这四步。

第一步人工围堰,就是用土石围成海堤,形成岛的轮廓。传统上要先用挖泥船挖出海底柔软的淤泥,再填入砂石,通过重力挤压使地基紧致稳固,然后用石块或沙袋堆成海堤。

但这种方式非常耗时,港珠澳大桥人工岛采用的是更高效的钢圆筒围堰。将直径 22 米,高 40 多米,重 500 吨的钢圆筒,利用 8 台振动锤直接插入软土层,到达海底坚固的不透水层后,再往圆筒内注入沙子。

其中的西人工岛一共插了 61 个钢圆筒,钢筒间还要插入弧形钢板填补空隙并注入沙子,形成围堰后把内部的海水抽干。

第二步岛身填筑,就是往围堰里填沙子。西人工岛用的是平均直径 0.35mm 以上的中粗砂,从陆地通过船只运输而来。

但如果是在南海这样遥远的地方造岛,从陆地运沙耗时耗力,岛身填筑就得就地取材,主要靠这种绞吸式挖泥船。

工作时,船尾部的一根钢桩会插入海底,固定船只,接着在两侧依次抛设横移锚,再将绞刀放入海底,通过牵引横移锚上的线缆让绞刀左右摆动挖泥,而利用船尾两根钢桩交替插入海底就能让船只缓慢前进持续挖泥。

绞刀挖的泥会被船内的泥泵吸入,并通过排泥管最终将泥沙喷到人工岛上,称为“吹填”。中国制造的最大绞吸船“天鲲号”每小时能挖泥 6000 立方米,可填满 3 个标准游泳池。

不过,岛身填筑的泥沙含水量高,质地松软,还需经过地基处理。

西人工岛采取的是深井降水联合堆载预压,简单来说就是往沙土中打入外壁带孔的排水管道,利用沙土的重力挤压让水分渗到管道中再抽到岛外,使沙土紧实固结,需持续 4~5 个月。

地基处理的具体方法非常复杂,你可以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“人工岛”获取详细资料。

在处理地基的同时可以开始修建护岸。

在钢圆筒外侧先挖掉淤泥后填入 2 米厚的碎石层,接着要靠砂桩船进一步加固土层。

这艘从日本引进的“砂桩 6 号”,尾部的金属套管有 30 层楼高,会在振动锤作用下打入海底,穿透 20 米的土层后,向套管内投入砂石,通过反复起拔、下压、振动形成直径约 1.6 米的砂桩,利用砂桩挤压就能让松软的土层紧实。

最后再抛入碎石堆成斜坡,放入扭工字块,形成护岸防止海浪侵蚀人工岛,整座人工岛的建设耗时约 7 个月。

那么这样一座人工岛要花多少钱呢?

我们没找到港珠澳大桥人工岛的造价资料,但可以参考另一座跨海大桥,深中通道的西人工岛,也是用钢圆筒造岛,面积 13.7 万平方米,不含岛上建筑造价 19.08 亿,相当于每平米一万四,比北京的房价便宜多了。

总体而言,在近海建造这类小型人工岛其实还算容易,难的是在远洋造大型人工岛,因为你填海的速度可能赶不上海浪冲刷的速度。

2015 年,越南用船只载着挖掘机在南海的南华礁辛辛苦苦堆出了两座人工岛,结果不幸被风浪冲垮。

而中国造美济岛时,一共出动了 32 艘大型挖泥船,海浪还没反应过来,岛就已经填完了。2017 年,商务部和海关总署更是以“维护国家安全”的名义对这些挖泥船限制出口,以避免这些填海神器落入敌手。

此外,除了上述政府主导的人工岛项目,中国也有商业性质的填海造陆。2012 年,恒大集团就斥资 1600 亿在海南省儋州市建造海花岛,面积 783 公顷。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》,50 公顷以上的填海项目必须报国务院审批,但恒大却想办法绕开了这项法规。

且起初只能作为旅游用地的海花岛,在后来被悄悄改成了商业地产,2015 年开盘一周成交额就达到 122 亿。

当然,这一切都获得了当地政府的默许和配合,反正你花钱造的岛,最后也还是国家的地。